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。經脈是氣血流通運行的主要通道,我們常說的任督二脈,以及手足12條經脈,皆屬於經脈,合稱14正經。絡脈則是溝通經脈、全身上下以及表裡的分支聯絡通道。經脈是主幹,分佈有穴位;絡脈是分支,沒有穴位分佈。
穴位又是什麼呢?中醫認為,穴位是經絡之氣匯聚輸注於體表的部位,又是疾病反映於體表的部位,還是針灸、推拿、氣功等療法的施治部位。
近些年,國內外大量醫學家對穴位進行了電阻和解剖的研究,一致認為,人體穴位是既與神經系統密切相關,又與血管、淋巴管、肌肉等組織有關的複雜綜合結構。
穴位也叫輸穴、腧穴、俞穴、穴道、孔道,《類經‧人之四海》即有「輸、腧、俞,本經皆通用」的說明記載。
簡單地說,經脈是大馬路;絡脈則是小馬路、小巷子、小過道;穴位是大馬路上的十字路口。而針灸、點穴、拔罐、刮痧等治療手段,就是疏通道路的紅綠燈和交通警察。
一般情況下,紅綠燈轉換正常,車輛和行人井然有序,道路暢通。人體亦如此,各臟器遵行五行的相生相剋,維持動態平衡,穴位無瘀阻,經脈暢通,人體也就保持健康而不生病。
一旦臟器有病變,經脈不暢,就會表現出各種疾病症狀,這時候,就需要針灸、點穴、拔罐、刮痧等「交警」來疏通經脈,令其恢復暢通,疾病即祛之。比如心跳過快或過慢,按揉心包經上的內關穴2~3分鐘,即可使心跳恢復正常。生氣時,肝氣鬱結不散,按揉肝經的太衝穴3~5分鐘,馬上感覺郁氣出走、胸腔輕鬆。經常按揉太衝穴,可以防止肝經阻塞,預防乳腺增生、乳房囊腫、乳腺癌等病症。
那麼,為什麼有的病能很快治癒,有的病治療起來卻比較費勁、療程比較長呢?治病跟處理道路堵塞如出一轍。
道路堵塞嚴重棘手,處理起來比較繁瑣,等待疏通的時間會相應延長。治病亦如此,經絡瘀阻嚴重,疏通費力,疾病治癒速度會相應慢一些,如慢性盆腔炎、多年的月經不調、長期失眠等病症。這種見效緩慢的病症,中醫稱之為「虛症」。
與其相反的「實症」,如崩漏、痛經、乳腺增生等病症,因為起病急,來勢猛,治療起來會很快見效和斷根。
疾病因為有虛有實,治癒效果也就有慢有快。但只要堅持,疾病終會無所遁形,被我們徹底趕跑。如同道路一般,沒有無休無止的堵塞,我們親眼所見,總有疏通的時候,只是快慢的問題。
紅綠燈24小時不停轉換,交警每日執勤,使道路維持正常的秩序。同樣,經常按揉或敲打自身的經脈和穴位,可促使血脈運行暢通,預防經絡堵塞病變,推遲衰老,益壽延年。
- May 17 Thu 2012 16:46
經絡 VS 穴位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