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用餐點風潮,再次印證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!為免散布各角落的待用愛心閒置,家扶基金會整合全台待用餐店,建置資訊平台,昨正式上路,家扶期待今年底前,待用店家擴展到三千家。
家扶表示,目前平台建置的店家全台近八十家,每家都有「愛心待用商店」的掛牌;有需要的民眾,可透過網路或電話查詢;考量部分有需求民眾未必有能力上網獲得資訊,未來將透過社工宣導,並與里鄰長接洽,讓資訊更透明。
「我們也願成為這樣的平台!」華山基金會雲嘉南區督導楊愛凝表示,華山有老人送餐服務,「知道真正需要待用餐的人在哪裡」,基金會樂於協助家扶宣導,也歡迎提供待用餐的店家,和各地華山天使站聯繫。
本報自四月起,陸續報導民間湧現待用餐風潮,為結合這股源源不絕的愛心,本報和家扶基金會接觸後,家扶表示樂於承擔連結資源的窗口,開始著手規劃建置平台。
昨天上路的「家扶好鄰居」掛牌因製作不及,目前掛牌量約三分之一。參與店家有早餐店、便當店、麵包店等,加入好鄰居的商店,每天固定至少提供十份待用餐。
台中市一中商圈的「巧食代創義料理」義大利麵,一周前主動聯繫家扶。老闆徐明鋒說,原本就想製作兌換券幫助弱勢,透過聯合報系列報導,得知家扶要建置平台,「主動報名加入」。
徐明鋒認為,有人憂心待用愛心似乎供過於求,但他認為「店家沒有主動提供,就不會有需求者出現。」
家扶在台中第一家正式掛牌的「清一色牛肉麵店」,共有五家連鎖店,鄰近中興大學的學府店長楊凡逸說,「待用餐救急不救窮」,不用擔心沒人取餐,「若到處都有人取餐,才要擔心!」
平台成立後,各縣市家扶中心每周要回報待用平台狀況,官方網站會定時更新。

Power By udn.com